初中物理力學題庫第十三章所包含的題目有:
1. 解釋為什么鞋底要有花紋;
2. 為什么滾動的木桶滾動得比滑行得更省力?
3. 為什么在結冰的公路上要鋪上沙子?
4. 自行車哪些部分是杠桿,哪些部分是輪軸?
5. 自行車上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,哪些地方需要減小摩擦?
6. 解釋斧頭為什么要經常磨一磨?
7. 解釋為什么跳板要經常曬曬?
8. 為什么滑梯越滑越滑?
9. 為什么跳水運動員跳水時,總是先蹲下來。
以上題目僅供參考,建議查閱教材或咨詢老師獲取準確信息。
好的,這是一個關于初中物理力學的例題,屬于第十三章的范疇:
題目:一個重為5牛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,以0.2米/秒的速度撞擊靜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塊。已知木塊受到球的撞擊力的大小為3牛,求撞擊點與木塊初始接觸點的距離。
解析:
1.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,小球受到木塊的撞擊力大小等于3牛,方向與木塊受到球的撞擊力方向相反。
2. 由于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,所以木塊受到的撞擊力可以分解為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兩個分力。由于題目只要求水平方向的撞擊力,所以可以忽略豎直方向的撞擊力。
3. 由于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,所以木塊受到的合外力為零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,合外力等于物體質量乘以加速度,而加速度等于撞擊力除以物體質量。因此,撞擊力等于物體質量乘以加速度除以撞擊點與物體質心的距離。
答案:根據上述分析,撞擊點與木塊初始接觸點的距離為x = √(m^2g^2 + F^2) / F = √(5^2 + 3^2) / 3 米。其中m為木塊的質量,F為撞擊力的大小。由于題目中已知木塊受到球的撞擊力的大小為3牛,所以可以求出撞擊點與木塊初始接觸點的距離。
希望這個例題能對你有所幫助!